潘學智:讓「跨界實現」成為良政善治新範式
上周發表《讓「鋪橋搭路」成為香港改革代名詞》一文,引起不少讀者和朋友的關注,尤其好奇我對「跨界實現」的論述。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作闡述。
從宏觀角度而言,香港已進入「由治及興」的階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大勢所趨、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都會區的建設亦如火如荼。因此,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在內地有切實「跑項目」經驗的領袖,全速促成更多與內地夥伴的合作空間,貫徹「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精神。這是從地理意義上的「跨界」,來實現更豐富的發展機會。
而從微觀角度而言,香港是一個多元且複雜的社會,不同成長背景、不同世代人士的聲音百花齊放,適逢這段日子以來,不少立法會議員宣佈不角逐連任,當中一部分是以年齡為理由,引起社會各界對於「議會年輕化」的想法。作為新生代的一員,我希望點出,香港不只是屬於年長者的香港,亦不只是屬於年輕人的香港。我們必須做到跨世代,乃至於跨專業、跨領域的合作,讓大家一同合力想象和實踐我們心中的願景,才能夠成就兼容並蓄的家園,而不是走向民粹色彩的極端。這是從社會結構上的「跨界」,來實現大家都有成就感、有獲得感的未來。
地理跨界與內地共邁高質量發展
先談談地理意義上的「跨界」。過去數年,社會各界都積極提倡「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較常見的思路是鼓勵香港企業和資金到內地投資,卻較難發揮出「1+1大於2」的效能。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理應是將香港現有的資源進行再思考,探索如何配合和成就相應的內地資源,從而建構全新的高質量產業鏈。
舉例言之,上海的生物醫藥業界發展蓬勃,而香港作為「亞洲最大生物醫藥融資中心」,理應能夠實現滬港跨界合作的新飛躍。不過,目前的困難是藥品監管制度存在系統性差異,不少藥品進入香港市場時需要再次註冊審批甚至重新進行試驗。故此,我建議將上海納入「藥械通」範圍,並針對藥品監管差異持續探索實現「一品一檢」的直接互認機制,即產品在一地通過認證後,另一地亦承認其臨床研究數據及藥品品質,縮短審周期和繁瑣流程,來發揮香港的龐大融資市場優勢支持上海生物醫藥發展。
另一個例子是教育產業。《2025年施政報告》再次強調香港要建設「國際教育樞紐建設」,但如何令我們的教育產業「走出去」,一直是難以攻克的痛點。我在考察成都時,觀摩了四川成都七中打造「異地同堂」體系,讓貧困山區學童得以與城市同學同時上課、同時測考、同時反饋,成功將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跨越地理阻隔,即時輸送至多所偏遠學校,至今超過100萬名山區學生因此受惠,更有144名遠端學子考入清華、北大等名校。
香港可參考成都模式,推出「香港雲課堂」旗艦項目,精選本地特色課程並透過直播向內地夥伴傳遞,更能夠與內地早已成熟的「異地同堂」體系合作,將香港的教育資源投放到他們的已有網絡中,既能夠促進內地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亦推動國際教育樞紐建設。
社會跨界不分世代界別實現未來
而社會結構上的「跨界」,是要鞏固各界持份者對香港未來的信心和使命感。正如國家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民眾要在選舉以外的決策、管理、監督等不同環節都有獲得感和參與感,才能夠激發各界對於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實現。無論是新加坡的社區對話,還是在南韓等地多番實踐的參與式預算,其核心要義都是萬變不離其宗,香港亦曾經有參與式預算的成功案例。
早前,民思政策研究所就與香港中文大學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合作,共同主辦「鋪橋搭路.跨界實現」研討會,讓來自不同世代、不同專業背景的過百位參加者分成小組,提出了涵蓋治理革新、樂齡生活、教育創新、產業升級、文化創意等領域的30多項提案。
在過程中,參與的朋友們不但可以提出自己對於理想社會的「想象」,更專門設立交流環節,讓他們得以共同思索如何把倡議「實現」出來,透過活動聯繫多個界別之間的往來、建構他們的共識框架、凝聚下一步行動的具體規劃,目標是有效地推動香港的進步與承傳創新。比如說,有長者朋友與社企負責人交流,認為軟餐的普及化是長者面臨的一大痛點,於是社企負責人就邀請長者朋友擔任新產品的「試食專員」,務求令產品更能夠符合長者的口味。
香港過去數年的發展成果令人滿意與否,隨着大家有五花八門的濾鏡,可能會總結出不同的答案。但我相信我們都會有清晰的共識,就是認為香港仍未能有效破除「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桎梏。社會上有很多想法,但缺乏了「實現」,最終只是空中樓閣。作為學者,整理提案、編制報告、提倡政策,固然是我們的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實現」。要令不同想法都能夠得到重視,有被回應的機會甚至看到建議成真的過程。這種持之以恆的成就感和效能感,就是良政善治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夠只依賴政府作為「實現」者,而是要擅於聯繫不同業界和各個領域的資源,結合商、產、民、學等多方面的資源,携手推動社會發展。良政善治的下一章,在我看來就是令所有香港市民都能夠擁有主人翁意識,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當中,跨越地域、世代與專業的界限,全力以赴地實現更理想的生活、更理想的社會。唯有敢於突破、跨界協作,香港才能在全球變局中寫下屬於自己的下一章。
TopOP-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