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中秋何處尋
夏蟬不知時,轉眼又中秋。上星期秘書說要為我安排一個午飯,打開日誌一看,赫然發覺過幾天竟然便是中秋!不禁搖頭嘆息,每天也有酷熱天氣警告,氣溫高至攝氏30多度,那來秋意,更莫說是中秋了!
中秋是中國人的大節,顧名思義乃一年秋天之中期,亦是一年勞作之收割期。傳統而言,中秋如冬至、年三十晚一樣,是一個家人坐在一起慶祝一年農作收成的日子;久而久之,中秋團圓便成為中國人的重要習俗。世俗沒有永遠,到了現世代,中秋只是另一日假期罷了,如果適逢接連週末假期更是一個給年青人出外旅遊的好藉口。中秋團圓做節?明年吧!
眾多節日中,自少特別喜歡中秋。幼年時,喜歡到不同的酒樓收集那些印刷得美輪美奐的月餅會廣告單張。年輕人不知什麼是月餅會?那些年,酒樓大多喜歡辦月餅會,街坊們可以每月給酒樓幾元至10元,到了中秋便可以拿到幾盒月餅;豐儉由人,頗是一個好的安排。
另一個喜歡中秋節的原因,是我們一班街童可以晚上玩著自製花燈直至深夜而不被父母喝着要上床睡覺。玩倦了坐在路旁大家吃一個蛋黃月餅,望著明月嘻哈鬼混一輪,無憂無求,那是多麽美好的日子!
回到今天,赫然發覺什麼也沒有了。沒有秋天,沒有自製花燈,沒有大家坐在路旁嘻哈大笑的日子;朋友送來一盒盒月餅卻連蛋黃月餅也找來找去找不到。這算是什麼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