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你老了!
你老了!這是一句社交場合不多聽到的話;但對年輕人來說,肯定是對一些他們不以為然的長者,特別是政客或官員最常想說的心底話。你老了!意思是說你沒用了!是退下的時候了。
立法會兩屆主席梁君彥以年屆74 歲為由,宣布不尋求連任。言猶在耳,一班年滿70 歲,甚至接近70的議員紛紛先後宣稱退位讓賢;一時年近70 歲的議員和官員人人自危,是否自己時限已到?
是否年老便不濟?美國政壇的情况卻似乎剛剛相反。列根以不足一個月便年屆70 之高齡就任美國總統;但這紀錄不久便被70 歲的特朗普打破。4年後,特朗普的紀錄又被拜登以年屆78 就任總統打破;到特朗普再當選時已是美國最年長的繼任總統。有人笑語這是否美國衰退的原因?不敢說;但很多人都在問,這麽大,這麼廣的國家,難道找一位年青有為的從政者也找不到?
平心而論,好的政治人物需要有什麼素質?答案相信是清晰的思路、能分辨對錯的廣闊視野及有堅持理想的決心。這些素質是年輕人還是閱歷較多的人比較容易擁有?大家心裏有數。
但是求人才不能只依賴數據。有好素質的年輕素人,也有專橫跋扈的年長從政者。也許決定關鍵應該是誰而不是年齡。好的制度應該是一個能廣納賢才而非硬梆梆的制度。一套為換人而換人的制度,只是一套刻板和不符合理想效果的制度枷鎖罷了。
儘管如此,從制度上而言,讓年輕人更有機會發揮他們的潛在力量是重要的。我們一方面要杜絕官員戀棧權位的文化,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有能者盡用其才的機制。如何分別二者是一門重要學問。

